先看结果:AI生成的报告长什么样
周末朋友问我:"美股七姐妹现在还能买吗?"
我没有花几天时间手动研究,而是用40分钟让AI智能体团队完成了全套分析。最终生成了一份283行的投资报告,包含七只股票的详细评估、排名建议、投资组合配置和风险管理框架。
核心结论:
- ✅ 微软和谷歌最值得买入(估值合理+增长强劲)
- ⚠️ 特斯拉建议卖出(PE 262倍但营收利润双下滑)
- 💡 英伟达虽然增长惊人但估值已透支需等待回调
整个过程成本不到0.5元人民币,我只说了几句中文指令,剩下的都是Claude Code自动完成。
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
美股"七姐妹"(苹果、微软、谷歌、亚马逊、英伟达、Meta、特斯拉)是全球最受关注的科技巨头,总市值超过20万亿美元,占标普500指数的三分之一。
分析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需要收集财务数据、对比估值指标、分析技术走势,传统方式至少要花几天时间。我想试试能否让AI智能体团队来完成这项工作。
CrewAI的理念很简单
让不同"角色"的AI协同工作,就像真实的投资团队。我设计了四个智能体分工合作:数据研究员收集财务指标,技术分析师研究价格走势,基本面分析师评估公司价值,投资策略师生成最终报告。
从模糊的想法到清晰的计划
⏰ 22:31 - 第一句提示
我的第一句话是中文:"进入crewAI目录阅读readme。"Claude Code先尝试找/home/money/crewAI目录,发现不存在后自动列出当前目录,找到multi-agent-stack文件夹,在我确认后重命名为agent,然后读取了里面的crewai目录中的README。这个过程展现了Claude的容错能力,我只提供方向它自己完成路径探索。
⏰ 22:33 - 调研学习
我让它"搜索网上信息,crewai都有哪些有用有趣的使用场景"。Claude调用WebSearch工具找到大量案例:自动化博客写作、招聘信息生成、股票分析系统、智能旅行助手等。这个探索过程给了我信心,证明CrewAI确实适合做投资分析。
⏰ 22:35 - 方案选择
当我提出"安装,实现对美股七姐妹的分析,使用什么界面呢?think"时,Claude给出了四个方案对比:Streamlit(界面美观)、Gradio(快速原型)、CrewAI Studio(无代码工具)、CLI(最简单)。我选择了探索Studio,但很快发现安装过程太复杂,立即喊停:"不需要跑本地模型,不需要studio,保留crewAI就好。"
⏰ 22:38 - 关键决策
Claude立即调整方向,删除Studio目录,只安装核心包:crewai、crewai[tools]、yfinance(金融数据源)。整个转向过程非常流畅,它理解了我要的是最简方案而非花哨工具。
系统设计:四个智能体如何分工
⏰ 22:39 - 配置DeepSeek API
我说"配置系统环境变量里的deepseek api"。Claude自动检查环境变量,发现已有DEEPSEEK_API_KEY1,然后更新配置文件并修改代码使用DeepSeek API(比OpenAI便宜十倍)。这个过程完全自动化,我只是提了需求它自己处理技术细节。
⏰ 22:40 - 智能体团队设计
Claude创建了项目结构,核心是crew.py文件,定义了四个智能体:
📊 数据研究员
角色:15年经验的金融数据分析师
工具:Get Stock Info(获取基本面数据)、Get Historical Data(获取历史价格)
任务:收集当前价格、市值、估值指标、增长指标、盈利指标、财务健康指标、52周表现
📈 技术分析师
角色:资深技术分析专家
工具:Get Historical Data
任务:分析年初至今表现、52周价格区间、价格动能、波动性和成交量趋势
💼 基本面分析师
角色:CFA持证人
工具:Get Stock Info
任务:评估估值合理性、增长可持续性、盈利能力、财务健康度、竞争地位
🎯 投资策略师
角色:20年经验的首席投资官
工具:无(综合前三者输出)
任务:生成排名、买入/持有/卖出建议、投资组合配置、市场展望
执行过程:AI团队的协作表演
⏰ 22:41 - 开始分析
当我说"开始分析"时,CrewAI开始了12分钟的智能体协作。
第一阶段:数据收集(3分钟)
数据研究员逐一获取七只股票数据:
| 股票 | 市值 | PE比率 | 营收增长 | 利润率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Apple | $3.82万亿 | 39.1 | 9.6% | 28.8% |
| Microsoft | $3.90万亿 | 38.5 | 18.1% | 44.9% |
| NVIDIA | $4.52万亿 | 52.9 | 55.6% | 52.4% |
| Tesla | $1.48万亿 | 262.5 | -11.8% | 6.3% |
第二阶段:技术分析(2分钟)
技术分析师分析一年期价格走势。Tesla虽然涨了85.4%但波动极高(beta 2.086),Microsoft和Alphabet涨幅适中但更稳定,NVIDIA涨了45.5%且接近高点。
第三阶段:基本面分析(3分钟)
基本面分析师评估财务质量。Microsoft和Alphabet估值最合理(PE 38.5和26.2),NVIDIA估值偏高但增长惊人,Tesla估值极端(PE 262.5)且基本面恶化。
第四阶段:策略综合(4分钟)
投资策略师生成283行完整报告,包括执行摘要、逐个股票详细分析、投资组合建议、市场展望、风险管理框架。
唯一的小插曲
第一次运行时工具导入报错,Claude自动检测到问题,将代码从from crewai_tools import tool改为from crewai.tools import BaseTool并重构工具类,然后重新运行成功。这种自我修复能力让我印象深刻。
分析结果:超出预期的专业性
投资排名
关键优势:
营业利润率44.9%(七姐妹最高),Azure云增长强劲,企业软件护城河深厚,AI整合提供多重增长引擎。
投资论点: 质量最高的复利机器,虽然估值溢价但增长和盈利能力证明合理性。
关键优势:
PE 26.2(七姐妹最低),搜索广告垄断地位,技术面强劲(股价在52周高点96%),云和AI投资长期回报。
投资论点: 最合理估值+强劲增长,现金流堡垒支撑投资。
关键优势:
营收增长55.6%(最高),利润率52.4%(最高),AI芯片霸主地位。
风险提示: PE 52.9已完全反映预期,建议等待回调到150-160美元。
4-7位股票简评
Meta (META) - 持有:PE 25.6,估值相对增长具吸引力,广告复苏推动利润增长。
Apple (AAPL) - 持有:品牌生态无可匹敌,但增长放缓且债务较高。
Amazon (AMZN) - 持有:AWS领导地位稳固,等待明确催化剂。
Tesla (TSLA) - 卖出 ⚠️:PE 262.5但营收下滑11.8%,基本面与估值严重脱节。
投资组合配置
核心配置(60-70%)
- Microsoft: 25-30%
- Alphabet: 20-25%
- NVIDIA: 10-15%
卫星配置(20-30%)
- Meta: 10-15%
- Apple: 5-10%
避免/减持(0-10%)
- Amazon: 0-5%(等待催化剂)
- Tesla: 0%(建议卖出)
项目亮点与暗点
✨ 亮点
1. 多智能体分工的专业性
四个智能体各司其职形成完整分析链条,避免单一视角片面性。对比单个AI一次性生成,多智能体方式逻辑更清晰,结论更可信。
2. Claude Code的自我纠正能力
找错目录后自动调整路径,配置API时自动读取环境变量,运行错误后自动重构代码,理解意图而非机械执行。
3. 成本效率极高
使用DeepSeek API,API调用约50次,Token消耗15万,成本低于0.5元。如果用OpenAI GPT-4,成本是10-20倍。
🔴 暗点
1. 提示词设计不够精确
开始时提示词模糊,导致Claude走弯路。更好的提示应该包含明确的目标、方案、产出和约束条件。
2. 缺少数据验证
Tesla的PE 262.5是极端值,应标注并解释。改进方案是增加"质量控制员"智能体,检查数据完整性、合理性、一致性。
3. 缺少可视化
报告是纯文本,缺少图表。改进方案是集成matplotlib生成价格走势图、估值对比图、配置饼图。
价值对比:传统方式 vs AI方式
| 维度 | 传统方式 | AI方式 | 提升 |
|---|---|---|---|
| 时间 | 2-3天 | 40分钟 | 50倍 |
| 人工 | 全程手动 | 5分钟沟通 | 200倍+ |
| 成本 | 5000-10000元 | < 0.5元 | 10000倍+ |
| 扩展 | 线性增长 | 并发处理 | 10-50倍 |
快速上手指南
如果你想复现这个项目:
常见问题:
- API配置失败?检查.env文件格式
- yfinance获取数据失败?配置网络代理
- 成本太高?使用DeepSeek而非OpenAI
最后的思考
这次实验让我重新思考编程的本质。传统编程是告诉计算机"怎么做"(how),需要精确语法和逻辑。AI编程是告诉AI"做什么"(what)和"为什么"(why),需要清晰目标和上下文。
Claude Code展现的能力证明: 编程正在从工程师专属技能变成任何人都能掌握的工具,关键是你能否用结构化语言描述问题。
CrewAI这类多智能体框架的价值在于: 它让AI从单打独斗变成团队协作。就像人类组织,复杂任务需要分工合作,每个角色发挥专长,最终整合成高质量产出。
40分钟,从零到专业投资报告,我投入的主要是思考而非编码。这或许就是AI时代工作方式的预览:人类负责定义问题和把控方向,AI负责执行细节和快速迭代。
当工具变得足够智能,创造力和判断力就变得更加重要。
关键数据
| 指标 | 数值 |
|---|---|
| 总耗时 | 40分钟 |
| 人工投入 | 5分钟沟通 |
| AI执行 | 35分钟 |
| API调用 | 约50次 |
| Token消耗 | 15万 |
| 成本 | < 0.5元 |
| 报告行数 | 283行 |
| 代码行数 | 200行 |
| 智能体数 | 4个 |
| 分析股票 | 7只 |
时间线
- 22:31 开始探索CrewAI
- 22:35 明确需求(分析七姐妹)
- 22:38 决定技术方案(纯代码+CLI)
- 22:40 完成代码编写
- 22:41 开始执行分析
- 22:52 生成完整报告